街道搭建服务平台,解百姓生活供需之困 李万街道:在菜农和辖区居民之间搭建购销“桥梁”,建立了无人售卖、扫码即送的“服务点”,把新鲜蔬菜从田间直接送达小区。通过业主群推广二维码,在小区宣传栏、监测点、各单元门口、电梯间张贴“疫情菜篮子二维码”等方式,让居民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享受免费送菜上门服务。解决了疫情下农户农副产品积压滞销问题,减少了居民出行、集聚。自2月7日开展以来,已将20户农户1500余斤的农副产品送到了300余户居民家中。文昌街道:开通“金色文昌党员助农直通车”,对接市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小城焦作优选,搭建了疫情防控助农平台,成立志愿者运输队,根据客户所需,安排专车统一配送小区物业、门岗等,减少农产品滞留的危机,保障了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目前,平台已累计接收到3万多元的订单,市内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等采购蔬菜上万斤,销售了66户农户的滞销农产品。(信息科综合整理)
开放招商和投资服务中心坚守岗位职责,助力疫情防控 一是转换招商方式。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现状,将“叩门招商”转变为“云端互动”,主动对接重点推进项目。目前,焦作恒大文旅城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已确定,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爱琴海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在就签约落地细节进行沟通;教育装备产业集群项目已与广东同天和深圳教促会多次沟通,与共升教育、智慧恒迪、冠标科技等10余家教装企业达成了入驻意向;东方今典集团有限公司区域合作开发项目框架协议已签订;江苏致远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合同已起草完成。同时,计划启动全区招商引资路线图编制工作,为招商引资提供方向和路径。按照“病毒肆虐,疫情阻断,招商不断,任务不减”的原则,力争2020年签约项目不少于40个,总投资不少于200亿元。二是服务疫情防控。对辖区2家境外投资企业、5家外商投资企业和25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境外和市外返乡人员进行排查,经细致排查未发现返乡人员。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不串门、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等倡议。同时,全体干部职工共捐款8200元,用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开放招商和投资服务中心)
科创局多举措筑牢防“疫”阵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认真落实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各项安排部署。二是强化工作落实。对辖区73家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复工人员情况进行统计,对预计复工人员数量、外出人数、湖北籍人数、物资储备情况进行逐一登记。主动与各科技园区沟通,将企业复工和防疫物资储备情况信息共享,协助各园区做好企业管控工作。对节后即将复工的企业复工程序进行沟通协调,协同所属地重点监管,确保战“疫”不留死角。三是做好企业党委防疫工作。开展“举党旗亮党徽、打头阵当先锋”活动,组织企业党组织设立党员先锋岗12个,在抗疫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企业党员积极踊跃缴纳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已有30名党员缴纳特殊党费5050元。(科创局)
区城管局规范处置废弃口罩 为避免废弃口罩带来的潜在隐患,指导公众合理规范处置废弃口罩,城管局立即制定收运方案,严格规范流程,全力做好废弃口罩收运工作。一是合理设置废弃口罩投放点。在我区主次干道、广场、集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区域共20个点位和李万、文苑街道各村村口设置废弃口罩投放专用桶,张贴统一标识,设置了切割投放口、加装锁具,严防不法分子二次分拣利用。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联合各投放点的企业、社区物业等部门,广泛宣传废弃口罩的分类投放要求,引导居民定点投放,每日出动3辆宣传车反复在辖区各主干道、社区播放废弃口罩处理的方法和必要性,并安排5名工作人员进行专项监督,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定点投放。三是废弃口罩无害化处理。配备5辆废弃口罩收集专用车,安排专人对各点位收集的废弃口罩使用75%酒精或84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扎袋后放入专用收集车,再次喷雾消杀后,密闭运输至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城管局)
医疗废物专用桶在文昌疫情防控检测点“上岗” 文昌街道找准症结,严格做好一次性口罩、手套等岗位标配物品的回收处理工作。 一是做好物资保障。为各疫情检测点配备 40个医疗废物回收专用桶及 3000 余个垃圾袋;二是规范使用规程。医疗废物专用桶内布设塑料袋,避免废弃一次性口罩、防护服、手套等与容器直接接触,严禁与生活垃圾混装;三是严格回收流程。安排专人定时到各检测点,用密封袋集中收运至街道卫生院,由卫生院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文昌街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5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