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简报100期
发表时间:2020-12-10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我区科技工作实现“五个倍增   一是创新主体倍增。今年以来,共计申报推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同比增长130%,其中新申报11家,同比增长266.7%;首批12家已通过公示,推荐数和获批数均为历年来最多;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同比增长54%,占全市的23%,位居全市第一。二是孵化载体倍增。新增省级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各1家,同比增长100%,是辖区近五年来孵化载体建设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三是研发平台倍增。共申报了省级研发平台5个、市级研发平台9个,同比增长150%;科瑞森省级产业创新联盟获批,总数达3家,占全市的60%,同比增长100%。四是创新人才倍增。全年新引进创新人才(团队)22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20%;钰欣机械王小林团队等10个人才(团队)入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获批数量及资金量居全市首位。五是资金争取倍增。截止目前,共申请上级科技资金7970万元,同比增长322%。其中,项目资金7675万元,奖励资金295万元,已到位资金4169.9万元,到位资金量同比增长163%。(科创局)

我区多措并举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近年来,我区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园区紧凑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是严格项目准入。坚持“亩产论英雄”理念,强化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强度、投资强度整体控制。项目选择上提高门槛、严格把关,新入驻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不得低于28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得低于10万元/亩。去年以来,否决了10多个低端低效的项目。二是发展楼宇经济。以高技术服务业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吸引研发机构、创新人才、高技术企业入驻。规划建设了理工大科技园等6个科技产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建成投用30万平方米,进驻中旅科技支行、智慧金服公司等各类服务机构70余家,入驻企业300余家、创新创业团队400余个。三是推进企业外迁。将建成区企业搬迁作为重要任务,通过“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带动城市转型。首批启动了中轴等8家企业的搬迁工作,同时鼓励企业有效利用立体空间,实施“零用地”技改,蒙牛公司在原有厂房上建设了新的生产车间。四是盘活存量用地。加大力度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去年以来,共盘活低效用地1400余亩。利用大江重工闲置土地建设了蒙牛四期5G智能工厂,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利用大江重工厂房、设备和员工,促成泰鑫机械与大江重工合作建设桥隧工程智能装备项目;抓住厦工股份资源整合的机遇促成厦工北方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地;利用厦工二期闲置的330亩土地,引进建设创基智谷项目。(信息科综合整理)

我区首次争取到全国妇联“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   近日,区妇联举行了全国妇联“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发放仪式,为辖区符合救助条件的2名“两癌”贫困患病妇女每人发放1万元救助金,这是我区首次争取到全国妇联“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群团工作部)

区党工委第五轮巡察工作启动   12月7日,示范区召开了党工委第五轮巡察启动仪式,巡察时间12月8日至12月27日,每个巡察组采用“一托十”的巡察方式,对辖区6个乡镇(街道)60个行政村(社区)进行政治巡察。(巡察办)

政法委认真做好两委换届期间信访维稳工作   近日,政法委深入农村开展“两委”换届期间信访突出问题走访活动,着重排查换届期间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两委换届”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努力做到提前预判、精准施策、妥善化解,保障辖区不发生重大信访问题引发的不稳定突发事件。截至目前,共发现苗头问题6个,均正在化解处理。(政法委)

人社局积极推进建设领域根治欠薪工作   一是抓好制度落实。强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应用,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银行代发工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特别是对于新开工项目,做到各项制度全覆盖。二是抓源头治理。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经常性开展打击工程建设领域分包、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活动。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有企业项目,相关部门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保障资金按时到位,从源头预防欠薪问题的发生。三是抓集中宣传。持续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政策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开展“进工地、送政策、送法规”活动。深入建筑工地开展宣传,面对面解读法律,告知企业保障工资支付的权利和义务,恶意拖欠工资的后果,提高《条例》知晓率,不断营造“欠薪可耻、恶意欠薪有罪”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共受理办结欠薪案件36起,为639名农民工讨要工资750余万元,案件发生及信访率同比下降20%,全年未出现因讨薪而发生的重大信访事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商分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市场主体增速上扬   一是稳步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利用电子化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审批流程,确保做到零纸张、零跑路、零接触。二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推行一日办结制,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确保企业快速进入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年,全市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中,辖区“开办企业”单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位。三是不断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依托“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网上服务平台”,各类市场主体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股权出质登记等登记业务,全面实行全程电子化。今年以来,新登记市场主体共1807户,网上办理1801户,电子化占比高达99.67%,居全市前列。四是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延长个体工商户年报时间,简化其经营场所登记,实行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对符合条件的个体经营者依法豁免登记,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的个体经营者,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从事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业个体经营者,依法予以豁免登记。截止目前,辖区市场主体共9964户,其中企业2676户、个体工商户7022户、农专社266户,同比增长12.64%,注册资金252.15亿元,同比增长21.59%。(工商分局)

宁郭镇认真做好冬季田间作物管理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指导。通过微信转发技术要点、发布气象预报、降温霜冻等预警信息,以及组织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多种方式,对农户进行分类指导,抓好科学追肥、肥水促控、覆盖保温、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措施的落实。二是做好监测和物资配供工作。各村设置农作物病虫害定点观察点,全面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状况,制定相应防治措施;同时,足量配供农药、药械等农用物资,确保冬季田间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农作物安全越冬。自入冬以来,全镇共举办田间管理技术培训2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组织农技人员入村开展技术指导100余人次。目前,全镇冬季田间农作物长势良好。(宁郭镇)

李万街道加速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子屏、张贴标语、微信、广播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同时,多次组织召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证填写培训会,提高群众知晓率,确保股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二是严格核查发放程序。针对辖区9个村2433本股权证信息进行重新核对,确保证书信息无误,对核查出现的错误及重复和增补信息及时公示,准确无误后再次导入系统后打印证书,并签字发放。截止目前,9个行政村股权证已核查完毕。(李万街道)

12月6日,工信局和福通控股集团·中德科技园联合举办了福通·中德商学院焦作校区2020级企业家EMBA高级研修班,辖区及其他县(区)10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研修班。(工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5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