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迈科冶金公司一项目获得中央资金支持 近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完成公示,我区迈科冶金公司申报的“智能化风冷型轨道式铸铁设备研发转化应用项目”成功入围,获得中央预算资金140万元。(科创局)
我区1人入选2021年度中原英才计划 近日,河南省2021年度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省科技厅遴选平台初评完成公示,焦作市共3人入选,我区河南智售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马宝安入选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创局)
我区4家企业荣获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 近日,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下达2021年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我区4家企业荣获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共计764万元(全市3623万元,占比21.1%)。其中,迈科冶金获得456万元、明仁药业获得218万元、天宝桓祥获得52万元、科瑞森获得38万元。(工信局)
我区“巧媳妇”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基地 近日,省妇联、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公布了河南省“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名单,焦作市共5家企业上榜,我区北西尚种植专业合作社位列其中。(群团工作部)
我区新增1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日,焦作市科技局公布了拟同意建设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全市共61家企业入选拟建设名单,我区可屹隆、名泽磁业等13家企业成功入选,数量位列全市第二。(科创局)
食药监分局着力加强幼儿园食堂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培训。开展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重点讲解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分析解读夏季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二是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的操作间环境卫生、仓库储存、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设备设施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以及食品留样等情况以及校长陪餐制、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制度落实情况。三是交叉互查。坚持“换人换地、发现隐患、不留情面、全面提高”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餐饮暨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要求表》逐项开展交叉互查。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180余人次,检查幼儿园食堂60余家次,发现问题70余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0余份;开展专题培训4场次,培训人员160余人次。(食药监分局)
苏家作乡持续紧抓夏季防汛工作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有备无患。召开防汛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苏家作乡防汛迁安救护方案》、《苏家作乡2021年度抗旱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指导重大险情抢护、群众安全避洪、安全转移等工作。同时,组织各村和有关部门开展汛前检查,提前部署物资、迁安转移等工作,全面落实防御超标准洪水工作。二是成立抢险队伍,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防汛抢险队伍,组建1支乡级、14支村级防汛抢险、应急救灾队伍,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种类和出险地段,进行抗洪抢险技术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抢险水平。三是充实防汛物资,提供物质保障。积极将防汛抢险、救护物资备全备足,登记造册,落实好专库、专人管理制度。同时,实行“号料登记、备而不集”的办法储备树梢秸料、编织袋等物资。截止目前,储备物资袋类2.1万条,土工布2000平方米,砂石料200立方米,救生衣100件,便携式工作灯30只,电缆300米。(苏家作乡)
宁郭镇持续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教育。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广播站、彩页以及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宣传防溺水注意事项知识,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学生与家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二是建立健全防溺水安全巡查制度。河道沿线各村加强巡逻密度,做到重点水域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巡逻队每天在重点时段对重点水域巡逻督查,发现险情,及时整改,确保隐患消除。三是覆盖式排查隐患。全面排查辖区内有安全隐患的池塘、水库、河渠等水域,设立警示标志,配备竹竿、救生衣等救生设备。目前,共发放宣传页2200张,设置安全警示牌18块,安全警示条幅6条,制作防溺水音频3条,参与转发防溺水宣传知识3000余人。(宁郭镇)
文昌街道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加强预警提前防范。召开对讲机调度会,各村快速反应,进入战备状态,全面部署预警宣传、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值班值守等工作。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五彩文昌时代新声”应急广播、微信工作群、入户走访等形式,普及防汛防灾常识,引导广大群众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三是明确重点强化排查。网格员拉网式排查各村主次干道、危漏房屋、水电设施、雨污分流、特殊群体等领域,各级河长加大巡河频次,建立安全隐患台账,重点监控容易发生隐患的点位,确保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严格制度强化值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重点区域巡查、信息报送等制度,及时掌握异常天气、汛情等信息,保证通讯畅通、对讲机在线,确保有突发情况及时调度、有效处置。目前,该街道防汛物资已储备到位,包括编织袋3万个、铁锹600把、铁丝1吨、木桩2000根、应急照明灯80个、救生衣200件、防汛土牛320余方、编织布1500平方等。(文昌街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5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