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11日,示范区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一届省纪委二次全会和十二届市纪委二次全会工作部署,回顾总结2021年纪检监察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现将部分单位贯彻落实情况予以刊发,请相互学习借鉴。
贯彻落实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
政法委 2月14日,政法委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传达学习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加强作风建设,推动业务工作取得实效。将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着力抓好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化解,扎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各项安全稳定工作,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二是坚持宣传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依托“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总体布局,坚持以学习自警自励,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英模教育、“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等活动,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服务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规章制度,建立委机关管理督查制度,强化干部监督,健全岗位责任体系和内部监督机制。
发改委 2月11日,发改委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认真学习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一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区发改委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发展改革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二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围绕打造清廉高效营商环境、服务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项目审批、节能审查、价格认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全面采用一次性告知承诺制,坚持公示公开,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三是持之以恒加强作风监督。积极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持续通过重申纪律规定、会议强调、转发纪工委重要提醒等方式,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出现。
教体局 2月12日,教体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吕书记在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起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廉政教育贯穿于教育各项工作中。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监管,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三是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局范围内掀起党风廉政学习热潮,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规党纪,做到入脑入心、见诸行动。四是开展“党史学习大家谈”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坚持文化自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坚持党员初心、遵守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方面讲认识,谈感受。
阳庙镇 2月11日,阳庙镇召开班子会议,迅速贯彻落实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理论学习的必修课,促进“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常态化。二是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紧盯当前全镇开展的“三清理一整治四规范”、灾后重建、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中存在的“中梗阻”突出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和“四风”问题,认真开展专项监督。三是持续做好案件查办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强化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坚决查处上级批转、群众反映的各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和案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四是强化措施严格考核。出台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各部门负责人分别与镇党委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将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苏家作乡 2月14日,苏家作乡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传达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明确2022年苏家作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及思路。一是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落实“第一议题”、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廉政教育等制度。二是强化政治监督,完善监督力量。纪检监察机关着重围绕贯彻区、乡党委决策部署加强监督,围绕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监督,围绕中心工作落实加强监督。三是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加大廉政宣传力度;加强综合廉政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理论学习的必修课,做好以案促改和“廉洁从家出发”工作。四是加强作风建设,精准纠治“四风”。紧盯村“三资”管理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深入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作风养成,严格自我约束。五是深化“四责协同”机制,支持保障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特别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形成“党委主导、书记主责、班子成员协同、纪委监督”的工作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5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