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企业首次获省科技进步奖 近日,河南省财政厅和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了关于2021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级奖励经费预算的通知,我区天宝桓祥的“系列大型超高压六面顶装备、关键技术及高档超硬材料开发”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区首家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的企业,获奖励经费30万元。(科创局臧文文)
财政局全面落实惠农补贴政策 该局加大政策宣传指导力度,依托“一卡通”系统,通过“姓名+身份证号码”比对补贴对象社保卡开卡情况,反馈比对信息,指导部门、补贴对象率先完成社保卡开办与金融功能激活程序,积极调度资金组织统发,提升发放工作效率,确保时效性。2022年,全区惠农补贴统发项目共计5个,测算应发放补贴资金1899万元,截至5月上旬,已完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三项惠农补贴资金集中统发工作,共计审核发放财政惠农补贴资金468.73万元,惠及农户22598户,户均补贴资金207元。(财政局耿沙)
农业农村局多举措抓麦管,力保夏粮丰产丰收 该局充分利用村应急广播、微信群、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鼓励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一喷三防”。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等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手把手教会农民科学防治精准防治,确保防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技术措施落实到田。统一组织无人机,针对常发病、易发病、人工喷洒难度较大的地块进行飞防,做到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相结合。4月份以来,共出动农技人员1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技术宣讲20余场次,农户咨询1000余人次。全区小麦已实施“一喷三防”16万亩次,其中无人机飞防面积超过5万亩次,已补肥、浇水16万亩次。(农业农村局岳修奇)
卫健委坚持科技赋能,筑牢“数字防线” 近日,我区正式上线投入使用“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核酸检测样本从采集、封箱、转运全流程信息化记录,简化核酸检测流程,避免采样期间扎堆、排长队现象,高质高效完成检测任务。投入使用后,居民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达指定检测点即可登记进行检测,既为部分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员了提供便利,又实现了实时监测辖区网格领域下的核酸检测数据,动态掌握全员核酸检测情况。目前,新系统已正常投入使用,转换对接流畅。截至5月19日,共完成核酸检测23760管,核酸检测从扫码到采集完成平均耗时20秒,采集速度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同时,该系统因实现了信息采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也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卫健委李亚芬)
公安分局全面开展旅业资质复核工作 该局发挥“一村一警”职能作用,联合辖区乡(镇)街道,通过入户宣传的方式,宣传农村房屋安全隐患知识;针对辖区旅馆房屋安全尤其是农村自建房开展“地毯式”排查,实行“周调度”制,建立整改台账,逐一整改督办,对进度缓慢、排查走形式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同时,会同市场监管、消防、住建等部门,建立健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效能,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开展以来,共排查旅馆54家,其中大型旅馆1家、中等规模宾馆31家、小旅馆22家,发现隐患32处,注销特种行业许可证4家。(公安分局王晶)
各乡(镇)街道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李万街道:各村(社区)网格员以入户宣发放手册,利用村广播、小区宣传栏、商铺LED电子宣传屏等载体发布各类防灾减灾知识,制作防灾减灾常识系列短视频、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讲等多样方式,传授应急逃生、自救互救基本常识,提升识别灾害风险能力,掌握减灾技能。文昌街道:利用“五彩文昌·时代新声”、微信公众号、宣传彩页等宣传防灾知识;同时,以孙村应急救援队为试点,组织开展转移沙袋、心肺复苏急救、自制简易单架等现场演练活动,提高群众应急抢险能力。阳庙镇:制作宣传展板、横幅、防灾减灾宣传手册,对辖区各企业、工厂、商户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生产、防疫物资、消防设施、电线电路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苏家作乡:通过悬挂横幅、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册、知识读本、现场咨询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用火用电等各类安全防范知识。此次活动,各乡镇街道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悬挂横幅110余条,制作宣传视频7条,累计播放量1.7万余次;利用政务微信平台推送防灾减灾知识1.2万人次。(信息科综合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承办:管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1-2025
电话:0391-3563650 传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区神州路 邮编:454000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279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68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900001